205.第二百零五章 圣人出击-《新安郡王见闻录》


    第(3/3)页

    毕竟,在京中辈分最高、品阶最重的,便是这些叔祖父们。他们看似已经习惯于过着悠闲的富贵日子,但谁知道当他们想起守在边境上的几位远支宗室郡王时,心中会不会暗自不平呢?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兵权,天高任鸟飞,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畅快日子!

    作为宗正卿的荆王固然很重要,但在宗室当中,辈分高的彭王与鲁王同样具有威信。安兴长公主私下是否会与他们来往?出面派人去荆州、鄂州等地煽动其他宗室的,会不会也是他们?毕竟,这些时日以来,安兴长公主并没有动用部曲的迹象,而且李厥的信中说的也是宗室王。

    因是休沐,又没有甚么重案要案需要处理,大理寺中难得较为安静。李徽遂命人将那位“姚小郎”悄悄带到大理寺牢狱中,又独自“审问”了他一番,将他先前的证词互相比照,又将相关证据都整理妥当。

    直至夕阳西下时分,荆王方派亲信,请他悄悄前往宗正寺。而当他赶到的时候,不仅圣人在场,越王李衡、彭王、鲁王等京中的几位宗室亲王都在。他不由得怔了怔,不知为何,曾经那些借着圣人之势除去安兴长公主的想法,竟然渐渐地褪去了颜色。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约约的不安。

    荆王等长辈自然不会在意这位小辈的神情是否有甚么改变。他们听完李徽的述说,看了证词与证据之后,互相瞧了瞧,一时间竟没有人出言。越王李衡亦是晚辈,在长辈们不曾说话之前,保持沉默亦是应有之义。然而荆王、彭王与鲁王却谁都不先表态,便明显是早已有所偏向了。

    圣人坐在专设的御座上,脸孔几乎隐没在烛火的阴影当中,谁都瞧不清楚他此时此刻究竟是甚么神情。不过,他的声音却依旧温和淡定:“虽说状告宗室是大不韪的行为,但毕竟证人证词与证据皆在。为了咱们皇家的名声着想,朕以为,此事必须仔细查证。”

    彭王抚了抚长须,道:“圣人三思。方才我仔细看了看,也没甚么直接的证据,足可证明惜娘(安兴长公主)与此事有关。不过是证人的一面之词罢了,又何足取信?那姚御医得罪的是皇兄宫中的妃嫔,还有没落的勋贵世家。而惜娘乃是金枝玉叶,又何必无缘无故与他过不去?堂堂贵主,就因着证人的诬告,便卷入这等案件之中,对她而言,也未免太过严苛了些。”

    谁都想不到,率先跳出来为安兴长公主辩护的,竟然是彭王。而且,他所说的,倒也不无道理。鲁王则依旧沉默,连眼皮子也不曾抬起来。

    荆王犹豫片刻,似是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方道:“若是与惜娘无关,只需查证一番,自然可证实她确实清白无辜。否则,此事传扬出去,于咱们皇家的名声很是不利。只是让她过来配合查上一查罢了,断不会委屈了她的。”安兴长公主的名声已经很有些狼藉了,若是雪上加霜,增加了“草菅人命”这样的恶名,大约所有的宗室贵女日后的婚姻都会变得更艰难。

    这一时刻,宗室亲王们似乎都想到了“名声”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拥有两个爱女的圣人的“为难之处”,于是默默地认同了此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