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当时的粟大将也是颇想吐糟的,尼玛,你个74师不好好的打前锋怎么吊车尾了,这是玩我吧?不过很快,粟大将就清醒的认识到现在这个74师是必须打的,因为战机是不等人的,东边的三纵和八纵诱敌虽然现在很成功,但刮民党军又不是真的猪头,很快这个西洋镜就会露馅,一旦他们现三纵和八纵不是华中野战军主力,还会傻乎乎的继续去追吗?最起码也会抽调一到两个整编师返回山东中部,那时候压力就更加大了。必须乘着刮民党第二兵团还没有反应过来快下手,才能争取这个时间差。所以粟大将是立刻下定了决心,命令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纵队立刻急行军前往大汶河和大清河之间的大汶口镇包围并歼灭第74师。 那么现在这个74师究竟是个什么实力呢?简单的说说吧,全师近四万人,下辖3旅9团,共装备1o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5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144门,6o毫米迫击炮162门,火箭筒54具,火焰喷射器81具,重机枪162挺。此外,还有162o挺7.62毫米1918a2轻机枪、36oo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72oo支7.62毫米m19o3a1春田步枪。此外军官均配9毫米勃朗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oo辆、骡马13oo余匹。 实事求是的说这其实是个加强版的步兵军,而且是标准的三师九团配置的满编步兵军。不得不说蒋某人对他的嫡系部队还真不是一般的好。 为了打这个74师,粟大将也是豁出去了,一口气投入了三个纵队九个师作为主攻部队,另外留一个纵队三个师驻守泰安南部阻援。至于刚刚组建不久的第十纵队,则作为总预备队使用。 那么粟大将手下的这些纵队又是什么斤两呢?应该说实力比天字第一号的74师还是差了不少。平均来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一个纵队编有三个步兵师,每个步兵师大约8千到9千人之间,一个纵队也就是两万四千人到两万七千人左右。每个步兵师有三个步兵团,全师上下拥有76毫米苏制或者75毫米日本山炮54门,37毫米步兵炮54门,82毫米迫击炮72门,6o毫米迫击炮1o8门,火箭筒、掷弹筒一百余具,重机枪1o8挺,轻机枪6oo余挺,步枪五千余只。除此之外,基本没有汽车,骡马也很少有。 可以说从火力上看,T共的纵队比精锐的74师还是差了一大截,但是粟大将这边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第一,刮军的精锐74师才有那种牛逼闪闪的配置,其他刮军是差了一截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哪怕是中央嫡系的整编师恐怕也就是跟****这边的纵队不相上下而已,碰上了那些杂牌,还强出一线。第二,74师固然强大,但其终究也就是一个整编师而已,而粟大将投入了三个纵队,三个纵队的火力优势兵力优势就成倍于74师了。第三,粟大将处于内线作战,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山东解放区的支援,基本不用操心后勤和伤员的事儿,而且从烟台、东营的海路还可以获得大连方面的支援,可以说不管是弹药还是其他物资根本是不用操心。而74师则不一样,按照粟大将的部署,pLa一上来就要切断曲阜到泰安一线的铁路公路,而这是刮军第一兵团最重要的补给线路,没有了补给,74在围困中是弹药越打越少,他的火力能持续多久都是个问题。 当然,不利因素也有许多,第一,刮军整编第65师就在泰安离74师仅有2o公里,而在济南附近更是云集了第一兵团的主力,还拥有五个整编师,扣除防守铁路沿线和大城市以及同山东解放军周旋的兵力,汤恩伯至少能抽调出一到两个整编师前来救援74师,到时候阻援部队的压力将是相当的大。不光是济南、泰安这一线有风险,还必须考虑东边的王敬久兵团,一旦他们识破了三纵、八纵的把戏,也能抽调出一到两个整编师回头救援74师,其中就极有可能包括跟74师一样难缠的第五师。以十纵队的实力,能扛得住吗? 另外还必须看到,刮民党在豫东和苏北地区还有余力,战况真的紧急的时候,蒋某人也必然会从这两个方向抽调兵力增援山东,所以说这个仗是相当的难打,一旦不能迅消灭掉74师,等刮民党军云集重兵围过来的时候,甚至华中野战军有可能被整体包围在沂蒙山区,那个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所以粟裕在下达给个纵队的指示中很清楚的指出:“此次作战最重要的就是战决,能不能在三到五天之内歼灭74师就是战役成败的关键点。各纵队应该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殊死作战精神,用最快的度消灭敌74师!” 华中野战军是这么计划的也是这么做的,那真心一个纵队比一个纵队跑得快,其中动作最快的就属于罗BInghuI将军所率领的第二纵队了。前面说了,这个第二纵队是隶属于陈帅的山东野战军,但是出于战役的需要暂时划拨给粟大将使用。而罗Bh将军素来就有飞将军的称号,请注意罗将军这个飞将军可是实打实的,并不是孙元良的那种逃得快。而在罗将军的影响下,二纵也是山东、苏北地区pLa中跑得最快的存在,经过急行军,二纵直插大汶口镇和泰安之间,将74师和65师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 这一步动作是如此的干脆和果断,让人不得不为罗将军的利落叫好。说起罗Bh将军也是一员骁将,如果不是因病去世建国后至少是一个上将跑不掉的。罗Bh将军当时在山东还是颇具声望的,历史上1946年的枣庄战役就打得很漂亮一举歼灭刮军近三万人,迫降四千余。可惜的是罗Bh将军突然因为脑淤血去世,没能在后面的解放战争中大显身手。而且提到罗Bh将军也不能不提张灵甫,后世有传言说罗Bh将军死后被张某人挖出来鞭尸,这个是以讹传讹,真正做了这番暴行的是张灵甫的苦主李天霞,是整编第83师做了这绝户的烂事。 当然这不是说张某人又有多好,实际上这位跟李天霞也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当年对山东解放区实施三光政策的就有这位张将军,说其两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也是一点都不夸张。当然,后来这位张将军被李天霞在孟良崮给坑得全军覆没,也算是恶有恶报。 另外也可以再提一句,这个李天霞算是坏到了骨子里,孟良崮坑死了张灵甫之后,解放战争末期在平潭岛失守之后,这位又是一口咬定是奉了李延年的命令才撤退,结果完全没有责任的李延年被判处12年徒刑(经蒋鼎文、刘峙作保服刑一年出狱但是抑郁成疾),直接导致了李延年晚景十分凄惨。据说李延年被释放之后,闲居在台北郊区,因一无军职二无收入,生活极为困难,每天只能以辣椒水蘸馒头充饥,连抽烟的钱都要向旧部讨要,苦苦挨到了1974年11月17日才在极度贫困中死去。 按道理说,以李延年的资历以及在抗战中的功绩(这位可是黄埔一期出身,与李玉堂、李仙洲并成为山东三李,抗战中参加过台儿庄、昆仑关、反击宜昌等战役,在汤跑跑在豫湘桂战役一溃千里的时候,是他率部在同日军血战才守住了潼关),这么一个对民族有过功绩的人死了,报纸多少也得提一句两句,但是让人齿冷的是台湾竟然没有一张报纸表任何关于他的报道。 而前面提到的那个李天霞也只坐了一年牢,但因为前半生特别能捞钱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1956年,李天霞受好友潘某邀请,一度任国防部情报局顾问,专门传授“奇门遁甲”“催眠术”(感情也是气功大师的路子)。 而且这位李天霞的葬礼一点都不寒酸,那是办得风风光光,薛岳、俞济时、钱大钧主持葬礼,******和时任“6军”总司令高魁元、“海军”总司令冯启聪、“空军”总司令徐焕升、“联合勤务”总司令赖名汤、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大庆、“宪兵”总司令吴辉生、总政战部主任唐守治、“总统府”参军长余伯泉等均送礼敬挽。两相对比之下,不得不说刮民党那边真心是坏人更受欢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