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无题-《天兵在1917》


    第(2/3)页

      反正斯维尔德洛夫在大会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人民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时吵得不可开交,以古比雪夫和布哈林为首的两巨头从工业和农业的两个方向对斯维尔德洛夫发起了强烈的挑战。更关键的是,这两位还赢得了初步胜利。斯维尔德洛夫全面发展重工业五年内让煤铁石油产量翻番的宏伟计划一开始就触礁搁浅了。

      当然,也不是说古比雪夫和布哈林就赢得了全面的胜利,毕竟之前的模式还是被证明很成功,而且国际形势也不能说比二战前有了根本的好转,英美的存在给了苏联极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全面放弃之前的那一套也是行不通的。可以想象在未来五年内,围绕发展的问题人民委员会不会比菜市场好多少。

      不过这一切暂时跟李晓峰没有关系,他现在是军委主席,主抓军事问题,经济方面有个代表同斯维尔德洛夫撕逼就可以了,真正轮到他大展拳脚恐怕还得等五年。

      继续回到开头的话题,本古里安同他进行了会谈,客套的寒暄结束之后,双方没有继续浪费时间而是直接进入了正题。

      “犹太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巴勒斯坦的犹太族群面临灭顶之灾,在这个十万火急的关头,我真诚的希望苏联政府能从两国传统友谊出发伸出援助之手……”

      李晓峰点了点头,却没有更多的表示,似乎是有点儿心不在焉。这真心是让本古里安急了,在他看来某仙人眼下这个做派是根本没把犹太人的事儿当一回事儿啊。尼玛,这都火烧眉毛的关头了,大哥你能不能别玩这一手了。

      本古里安还真是错怪了李晓峰,某仙人倒不是准备继续敲竹杠或者拿乔,反正现在犹太人已经是砧板上的肉可以随便割了,根本就翻不出什么花样好不好。也就是说这个事儿对李晓峰来说已经基本上是尘埃落定,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执行就ok了。自然的,这肯定算不上什么紧要的事项。他这边还在考虑华夏的事儿,之前托洛茨基在中央委员会上最后一次发言时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政治局能够同意他在卸任之后以私人身份访问华夏,去革命圣地延安瞧一瞧看一看,顺便的同华夏的同志深入的交流交流。

      对于这个要求,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不可能不同意,当时时间初步定在7月或者8月。只不过形势赶不上变化,今天上午李晓峰就忽然收到了从华夏传来的加急电报,说在山西上党地区土共同刮民党爆发了武装冲突,战况很是激烈。

      这立刻就引起了李晓峰的高度关注,虽然冲突的双方是阎锡山和****,还不能算是刮民党和****矛盾的总爆发。但是李晓峰觉得这是一个信号,充分的说明了刮民党这是在试探,一旦土共和苏联的应对有点差池,那这帮货立刻就会铤而走险。

      实际上在冲突爆发之后,蒋某人第一时间就开始嚷嚷了,吼什么“****拒绝和平蓄意打响内战第一枪”。这种贼喊抓贼的把戏蒋某人已经玩了不止一次,他真正想要做什么根本就是一目了然。

      所以政治局常委的第一次会议就交代在华夏问题上了,经过研究讨论,政治局决定让托洛茨基提前华夏之行,就以苏联斡旋华夏和平特使的身份去,不光要去延安还要去南京,刮共双方的高层都见一见。这个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李晓峰也得连带着多考虑考虑相关事项,自然的就分散了注意力。

      “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先生,您的意思呢?”

      李晓峰看了一眼满脸急切的本古里安,说道:“巴勒斯坦的冲突是孤立事件吗?”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突然,让本古里安也有些愣神,在他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苏联摆明态度支持犹太人,只要有这个态度一切都好办。至于巴勒斯坦的事儿是不是孤立事件,这重要吗?

      当然,他仅仅是在心里头这么想,嘴上是完全不敢得罪某仙人的,哪怕是某仙人在他看来太没溜了,本古里安小心翼翼地反问道:“您的看法呢?”

      李晓峰有些不悦的看了本古里安一眼,犹太人就是太实际了,什么事儿都只关注眼前这鼻子底下一点点,不深入的分析国际形势发展,不做长远的规划,所以一旦遇上了事儿就慌手慌脚。眼前这事儿是那么简单吗?英国人在巴勒斯坦搞事,刮民党又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华夏撩事儿,这仅仅是巧合和偶然?

      “这绝对不是巧合,更不是偶然。”李晓峰第一句话就给定了调子,然后继续说道:“再联系之前丹麦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很显然,英美已经达成了某种程度的一致,将携手共同进退。丹麦、巴勒斯坦和华夏这三个不同的方向几乎同时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们在四下出击,其目标直指苏联!”

      本古里安点了点头,经过某仙人这么一分析,他也觉得事件不是偶然了,至于某仙人的那个结果,他更是喜闻乐见,你想一想如果英美的目标是苏联,那苏联还能无动于衷吗?这不是得亲自出手。而一旦苏联亲自出手了,犹太人还危险吗?
    第(2/3)页